News
12h
法新社 on MSN全球塑膠公約談判登場 180國致力弭歧見解全球危機(法新社日內瓦5日電) 全球塑膠公約新一輪談判今天在瑞士日內瓦登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安德森敦促來自180國談判代表締結具里程碑意義的公約,以消除這種對生命造成危害的廢棄物。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歐巴馬政府經濟顧問佛曼(Jason ...
台灣醫療研究團隊在抗藥性結核病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我國團隊首次發現環絲胺酸(Cycloserine)抗藥性的新型基因突變R243S,為全球結核病診斷和治療提供關鍵資訊,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微生物學光譜》(Microbiology ...
1d
風傳媒 on MSN塑膠危機登《衛報》頭條:全球80億噸塑膠廢棄物難回收、付出44兆健康代價全球正陷入「嚴重、日益惡化、被低估的」塑膠危機!英國 《衛報》 4日頭條報導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 最新研究 : 當前全球累積的塑膠廢棄物已達80億噸,每年造成至少1.5兆美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健康損失 ...
4h
ETtoday新聞雲 on MSN川普「關稅勒索全球」反讓輸家變贏家? 哈佛教授:害美國變窮▲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極大爭議。(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貿易關稅戰,施壓各國對美投資數十億美元,被批根本是「全球性勒索」。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佛曼(Jason Furman)近日就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撰文,分享對川普發動貿易戰,究竟是贏了全球還是讓多國贏了的看法。全球雖避免了最糟的全面貿易大戰,但現況仍屬「第二糟糕」,因為美國將因關稅政策走 ...
聯合國2022年決議要擬定出具法律約束力、終止塑膠污染的公約,但經過3年談判尚未成功,此次環境部與海保署也組成代表團前往日內瓦,並指出最大挑戰仍在於產油國的態度。 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榮譽理事長樊國恕指出,「上游塑膠原料的管制或者塑膠產量的管制,這方面是大家爭議最多的,尤其是產油國希望這方面能夠不要受到管制。」 ...
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塑膠產量自1950年以來已成長200倍,而目前全球塑膠污染量已高達80億噸,但真正被回收的塑膠量卻不到10%。報告中也提到,塑膠可能會對嬰幼兒造成嚴重影響,並增加流產、早產、死胎和出生缺陷風險。
23h
ETtoday新聞雲 on MSN不給錢就加稅!川普把貿易夥伴「當人質」 學者轟:全球性勒索《紐約時報》報導,川普關稅威脅已經變成一場冷酷的現金遊戲,他試圖利用美國經濟實力,誘勸其他國家進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換取保住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內文更引述專家說法形容,川普關稅簡直就是全球性勒索,而貿易夥伴的承諾也讓人懷疑,川普究竟是在跟「貿易夥伴」 ...
法人分析,之所以由兩大族群的績效囊括近半年績效前十強,可以發現是受到年初投資氣氛保守,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等防禦型基金展現抗跌隨漲特性,預先展現穩健報酬特性,打好收益基礎;而隨科技股甩開4月關稅影響,科技股強勢領漲,強勁表現不僅修復前四個月的跌幅,同時 ...
去年圓幣科技已透露有意發行港元穩定幣HKDR,對於香港穩定幣與美元穩定幣的競爭,劉宇認為,香港、歐盟例子反映穩定幣監管呈現屬地化趨勢,只有當地持牌穩定幣才可面向大眾營運。她又指出,香港一直是重要資金支付及結算中心,合規穩定幣將進一步強化香港的角色。
8h
鏡週刊 on MSN泓德能源組織不斷擴編搶全球綠能商機 入股泰創工程強攻東南亞EPC市場近期太陽能產業最受到業界關注的動態之一,就是知名開發商泓德能源積極招兵買馬,不知葫蘆裡賣什麼藥。泓德能源今(5)日宣布,隨著集團規模迅速擴大,組織將全面升級,劃分為六大組織以全力支援電力服務、資產管理、再生能源開發工程三大事業群,強化全球營運動能並創 ...
Results that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are currently showing.
Hide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