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应急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平安。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 ...
从国际看,外部冲击压力加大要求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底气”。5月,联合国发布《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前景年中更新》指出,自2025年1月预测以来,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关税上调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供应链造成压力,推高生产成本,导致企业投资放缓,波及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聚焦重点难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向纵深发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个个国之重器、一项项重点工程不断亮相,见证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跃升,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生动注脚。我们看到,我国高铁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形成了庞大的高速铁路网络,还走向了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5 ...
從國際看,外部沖擊壓力加大要求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是我國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的“重要底氣”。5月,聯合國發布《2025年全球經濟形勢與前景年中更新》指出,自2025年1月預測以來,全球經濟前景顯著惡化。關稅上調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供應鏈造成壓力,推高生產成本,導致企業投資放緩,波及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聚焦重點難點,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向縱深發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24)》主编、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曲永义作主报告发布。《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24)》分为总论、综合篇、产业篇、区域篇、企业篇,共五个部分、64章。报告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活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型工业化取得长足进步,为下一阶段工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议在边疆历史研究方面,既有深入的理论探讨,也有对古代边疆历史特别是东北边疆历史多元研究和方法论的反思。与会学者认为,边疆史研究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溯,更是理解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区域发展的关键钥匙。
與會學者圍繞中國邊疆歷史演變、民族文化融合、區域發展互動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提出學術界要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跨學科協同,以扎實的研究成果服務於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定的时代背景铸就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性、原创性、系统性,赋予习近平经济思想特有的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和现实鲜活度。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据统计,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截至今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居全球首位。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超3.5万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超5100家,全球占比约15%,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覆盖基础底座、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據統計,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截至今年4月,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萬件,佔全球申請量的38.58%,居全球首位。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業超3.5萬家,我國人工智能企業超5100家,全球佔比約15%,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形成覆蓋基礎底座、行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
知识产权只有用起来,才能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动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系统性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解决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出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谈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阐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历史意义,强调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出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远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永不褪色的精神标识。我们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